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

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查看: 93|回复: 0

[热点解析]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要交哪些税费?

[复制链接]

887

主题

154

回帖

410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109
发表于 2025-5-21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税费种类这么多,小税种不申报也无所谓?
没有开发票,是不是就可以零申报不缴税?
申报流程复杂,直接按照免税收入申报不是更简单?
您认为以上这些想法正确吗?
规范申报是企业履行义务的关键环节,而了解税费种类是依法纳税的第一步。
在开始税费申报前,先让我们共同了解企业需要申报缴纳的税费种类以及常见的申报误区。

一、看懂政策:企业申报缴纳税费种类知多少
按课税对象分类,我国征收的税收涵盖4大类18个税种:一是货物和劳务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二是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是财产税,包括契税、车船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四是行为税,包括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环境保护税、印花税、资源税、船舶吨税。同时,税务部门还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项目。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非税收入则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等。

二、辨明误区:常见税费申报误区总结
误区一:忽视小税种申报。
觉得印花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税额小,未发生典型应税行为(如认为没签纸质合同就不用报印花税),或对其应税范围不清楚、对其申报期限不了解就不申报。积少成多的欠税同样会引发税务风险,小税种违规也可能被处以罚款,影响纳税信用评级。

误区二:错误理解零申报。
片面认为无收入、无开票就可以直接零申报,比如当月无销售但有增值税进项税额待抵扣,或有免税收入时,都简单地进行零申报操作,这样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享受税收优惠、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后续还可能面临税务检查和处罚。

误区三:混淆收入申报范畴。
分不清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的界限,如错误判断某些特殊业务是否应缴纳增值税或所得税。

误区四:成本费用申报错误。
误将研发费用作为营业成本申报,或者在预缴申报时不知可弥补亏损,导致多预缴税款,造成企业资金占用,影响资金流,增加不必要的财务成本。

合规小贴士
重视小税种申报。除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常见税种之外,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环境保护税、印花税等税种以及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项目的申报也不容忽视。建议通过制定申报清单,明确各税(费)种的申报期限、应税范围等关键信息,建立申报提醒日历,并定期对小税种申报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正确理解零申报。不能仅以有无收入或开票来简单判断是否零申报,建议安排专人定期梳理企业财务数据,结合税务政策判断是否符合零申报条件。
准确界定收入申报范畴。建立健全收入核算制度,确保收入都能准确记录和分类。对于复杂或特殊业务的收入,建议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准确判断其应税属性,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申报不实。
规范成本费用申报。强化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的学习,明确经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区分标准。在申报前,认真核对财务数据,确保成本费用申报准确无误。

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号)第一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文化事业建设费,以及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原则上实行按季申报。纳税人要求不实行按季申报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应纳税额大小核定纳税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十六条印花税按季、按年或者按次计征。实行按季、按年计征的,纳税人应当自季度、年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实行按次计征的,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缴纳税款。证券交易印花税按周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每周终了之日起五日内申报解缴税款以及银行结算的利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同和社区

GMT+8, 2025-11-3 16:15 , Processed in 0.025860 second(s), 20 queries .

Tohot!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oho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